发布时间:2023-07-25 16:19作者:王全洲来源: |
今年52岁、现任旬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张瑞宏,2014年5月从旬阳市吕河敬老院调任双河区域敬老院院长、支部书记,数年来执着如一,用平凡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坚守在养老服务岗位上,为该院225位孤寡老人鞠躬尽瘁、默默奉献,践行着“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14年刚到敬老院的时候,张瑞宏记忆犹新。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偌大个敬老院只有131名院民、12名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看起来一个个显得无精打采,敬老院显得空落,冷清,面对环境复杂,院民不足,管理难度大的这些现状,张瑞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要想让双河区敬老院快速发展,迅速提高入住率,那就是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运用超前的思路来规划管理。建设花园、乐园、家园“三园式”敬老院,整顿、培训、充实工作人员,这是张瑞宏履新之初的构想。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16年脱贫攻坚特困户集中安置统规统建政策出笼,张瑞宏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向上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在一趟趟往返安康、旬阳等上级部门和敬老院的路途中,双河区域敬老院由小变大,建筑面积也由原本的3600平方米增至7300平方米,占地面积也扩大了1倍,床位增加至260张,办公室、财务室、档案室、会议室、娱乐室、保管室、洗浴室、储藏室、理发室、棋牌室、厨房、餐厅、健身设施等规范设置一应俱全,院内绿化面积达1000平方米。他带领同事们从入住老人的需求出发,优化护理服务,用家庭版的养老氛围,亲情化的照料服务,为老年群体打造出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双河区域敬老院在镇上的人气也越来越高,现入住213名院民,还一度成为了“一床难求”的“香饽饽”,不少年轻人受到其敬老服务理念影响,主动投身到养老行业中,这些变化赢得同事们的真诚点赞,他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中央、省市的表彰认可,2016年至2022年间,双河区域敬老院相继荣获“安康市文明单位”“陕西省敬老文明号”“陕西省卫生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等称号。
硬件设施焕然一新,如何搞好内部管理,向更高层次推进一步,实现精准化、规范化管理,这是张瑞宏履新后不断思索的又一个难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整顿、充实、培训、提高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势在必行。通过和民政局、双河镇党委沟通,取得组织同意、批准,他大胆地调整了院里的工作人员,通过各方面测评,院民大会表决通过,辞退了两名不胜任的工作人员。通过组织推荐,几年来先后考察选拔补充了18名能力强、有文化、热爱敬老工作的新人员。确定了全院28名工作人员后,经过培训提高,对每个人定岗定责。有专人负责,对人员科学的分工和培训提高,院里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快速转变。在2021年、2022年安康市第一、二届护理员技能大赛中,该院派出护理员代表旬阳市参赛,均取得了团体、个人优异成绩,护理员丁祥琴2022年获得了安康市第一届“最美护理员”。张瑞宏作为院长,他不仅严格要求职工们为老人联络感情细心服务,他自己更以身作则的走在前面,和老人们沟通思想,细致观察老人们的性格习惯,做到对老人和颜悦色,轻声细语,低姿态接近,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敬老院入住率迅速提高,截至目前达225名院民来自红军、双河、蜀河、关口、仙河等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大相径庭,管理经费制约着管理人员不足,从此,张瑞宏经常加班加点,吃住全在敬老院,一个月只回家休3天假,他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随时了解老人们的一举一动,没日没夜地照顾老人。
这些孤寡老人入院前长期孤居,性格比较孤僻,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脾气,为更清楚地掌握每个人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张瑞宏抽空就跟他们拉呱,倾听他们的苦与乐。通过交心,老人们谈出了各自对敬老院的要求和期望。搜集到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张瑞宏同志召集院内职工,召开讨论会议,从思想帮扶到生活饮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护理方案,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老人们的要求。有的孤寡老人早年上过学,认识字,张瑞宏就通过各种途径给这部分老人买来他们爱看的书报杂志;有的老人入院前喜欢种菜,入院后看不到菜地就不开心,耍小孩子脾气,张瑞宏就想方设法和附近农民达成协议开出一片地,买来菜种让老人们尽兴,有的老人爱下棋,他有时间还亲自陪老人杀上两盘,有的老人想跳广场舞,他就请社区广场舞工作者来教老人们舞起来。
孤寡老人们年纪都很大,有些神志还不十分清楚,有的老大爷睡觉时好蹬被子,身体赤裸裸地晾在床上,年轻的女服务员实在是不好意思,张瑞宏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他就和管理人员一道每夜坚持一到两次查房,给老人们盖上被子。“老人们的健康远高于咱的脸面”,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拴人要拴心,谈到在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张瑞宏眼里有光,最初接触这行时,他也多有不适,有的老人夜里偷偷喝酒,大呼小叫,嚷着“我要回家”;还有老人失眠,半夜挨个敲门闹腾……夜里休息不好都是家常便饭。如何给不省心的“家事”,找到省心的解法?“张院长,我想剪指甲。”“张院长,我的药喝完了。”……一天从早到晚,张瑞宏都围着敬老院打转,只要老人们一声招呼,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旁,既当护理员、又当理发师。在工作的9年时间里,张瑞宏在全院推行护理照料和精神疏导双重陪护的措施,帮助老人既治身病,又医“心病”,慢慢疏通老人的心结。院民罗顺前入院时79岁了,言语不清晰,脾气暴躁,还打骂护理员,张瑞宏想方设法接近并为他修剪了趾甲,后来罗顺前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修剪指甲只认张瑞宏,这种为老人剪指甲、理发的事儿都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院民王山应年轻时触犯刑法狱中服刑6年,走向社会后,思想一直处于极端倾向,生活困顿,2018年被村里送到敬老院后,酗酒、挑刺儿、写上访信是他生活的常态,每次酗酒后总醉得不省人事,都得送医院治疗,员工提议让他退出集中供养,张瑞宏却说:“王山应跟我老父亲同龄,又有点文化,只要思想通了,还是会转变过来的,再说他流浪一生,哪有家呢?”,通过多次耐心沟通,劝导王山应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诚心可鉴,王山应戒了酒、戒了烟,积极参加院里的公益活动,见人一脸笑。王山应的变化也赢得了一位女院民的好感,这一切张瑞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此他撮合了两位有情有意的老人结婚成家,院里特意为他们举行了简朴而又隆重的婚礼,一生飘零的王山应晚年在敬老院里享受着幸福的小家庭生活,他发自内心地说:“现在日子好了,我还要多活几年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瑞宏常常对员工讲,照料服务要突出“敬”“爱”两字,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用爱心、耐心、细心去照料他们,有孝心、更要有孝心。餐厅里,一日三餐他坚持带领员工为老人盛饭盛菜,让老人吃好后,才和员工们一起用餐。9年来,重大节假日他都亲自值班,其中6个春节都是在院里陪老人们度过的,他说这要感谢父母的理解,妻子和孩子的支持。倾情的坚守、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广大院民的信任,也赢得了组织的表彰,张瑞宏先后荣获“旬阳市十大孝子”“旬阳市第一届道德模范”旬阳市建党百年“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张瑞宏不但把老人们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还时时处处维护老人们的自尊,让老人们在政治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参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他通过详细规划,在全院开展“一岗双责、两强一好、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发展“两新”组织要求,自组织确定他为党支部书记以来,通过摸底,组织学习,现已有6名院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院民中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自从他担任敬老院支部书记以来,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发挥党员作用,在敬老院的管理上倾注大量心血,针对院民中党员身体、文化、个性等情况因势利导,安排身体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好点的老人,协助院民们自我照看和管理。通过院里召开专题会,委任院民中的党员当组长,负责纪律、卫生和矛盾调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自身不好的脾性习惯也收敛了很多。从个人卫生到环境卫生他们都能带头执行院里的制度,从此院里的环境有了改善,打架骂人的事件一次也没发生,发挥了党建引领、党员模范带头的作用,支部党员成为敬老院管理的得力帮手。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为老龄事业奔走呼号,他提出的“加大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养老工作者薪资报酬”等议案得到政府支持、采纳。
院里的老人看到张瑞宏院长一直这样操劳,深感过意不去,可他这样深情地对老人们说:“你们无儿无女,年轻时把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和社会,侍奉你们是我们的天职,是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有什么要求尽管对我说,我就是你们的亲人,只要能做得到的,我会尽最大努力,一时办不到的,我也会通过上级组织的力量争取给你们办到。”面对孤寡老人,面对社会弱势群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一个公民朴素道德的高尚流露,也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心系社会主义老龄事业的大爱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