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9 10:15作者:李辉再来源: |
“出水了!出水了!这下田坝里水稻有救了!”5月2日,随着抽水站水泵的轰鸣声响起,清冽的河水顺着崭新的管道奔涌而出,平利县洛河镇安坝村村民张义望着逐渐湿润的稻田,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今年4月中旬以来,面对干旱少雨的恶劣天气和小河支流逐步干涸的严峻形势,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向镇党委政府提出抗旱保耕建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足“早”字,突出“快”字,在旱情初现苗头时,以“先人一步”的魄力,经过充分论证,率先在安坝村建成一座现代化抗旱抽水站,为该村集中连片稻田茶园送来“及时雨”,切实解决了农民灌溉缺水的急难愁盼,有效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从选址规划到破土动工,从设备安装到调试运行,镇人大全程监督、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仅用6天便完成抗旱抽水站建设。该站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日抽水量达768立方米,不仅能满足500余亩旱季农田的灌溉需求,更为未来5至10年的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过去抗旱大多靠‘蚂蚁搬家’,一家一户拉水管、用小水泵,既费钱又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建了抽水站,连片的农田茶园都能同步灌溉。”镇人大代表康万旦感慨道。
随着全镇旱情加深,在人大的助力下,洛河镇先后购置、调配水泵150余台,新选址建设1处抽水泵站,每天平均发动1000人次力量投入抗旱保耕工作。下一步,洛河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监督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网络完善,探索智慧农业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