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3 12:57作者:来源: |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面貌大幅改观。但与之不和谐的是城区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虽经规划、国土等部门和汉滨区政府不断打击、整治,中心城区“两违”现象仍无法彻底有效杜绝。现将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建议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机制不畅通。调查发现,目前中心城市规划区160平方公里内规划监管是由市级直接负责,执法人员少,力量不足。区政府及城区各镇办、村组(居委会)在规划管理中职责不明确,基层监管的支撑作用未有效发挥。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在统筹资源整治“两违”方面缺乏制度保障和考核机制,执法队伍“单打独斗”的格局尚未改观,仅靠现有力量形成不了对“两违”的高压态势。
(二)疏导渠道不畅,对城市禁建区缺乏必要的安置政策。
(三)征迁安置滞后,“先安置后拆迁”政策的执行矛盾较多。
(四)非法谋利严重,一些村民为了获得多补偿多安置而在原住宅、承包地和自留地内非法加层续建,在国家要拆迁搞建设的地段建养殖厂等,谋取利润,还有部分村民随意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随意建房。
(五)执法环境很差。时常发生暴力抗法、自残要挟、指使老弱病残对抗执法、恶意纠访等事件,往往处于社会稳定考虑而终止执法。
(六)执法监管不严,要有一定的执法法规,畏难情绪严重,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二、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日常“两违”管控和矛盾化解。加强日常巡查频率,对违建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切实将“两违”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二)要加快机制体制建设。加快完善《安康中心城区私人建房管理办法》,明确市区两级的建房审批和监管职责;推进城区私人建房监管机制建设;各级监管联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局面;落实属地管理和“谁管理、谁负责”机制,充分发挥镇(办)、村组的监管作用。
(三)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出台符合中心城市实际的拆迁补偿政策,对违规严控区的无房户、危房户及重点项目涉及征迁户的安置问题,要分门别类制定政策,既要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困难,疏堵结合,化解矛盾。
(四)要加强执法环境保障,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恶意上访、无实举报或以自残要挟执法的,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从思想上排除执法人员的后顾之虑。
(五)加强执法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加强群众的规划意识。
虽然“两违”整治工作困难重重,矛盾层出不穷,但是存在的问题急需破解,希望市委市政府能进一步强化措施,安排督促市区相关部门,进一步发扬成绩,攻坚克难,坚持推进“两违”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为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代表:张永林 汉滨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