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30 21:24作者: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18年第18期) |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安康市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代表一线工作法、代表坐班制、代表专业课题组、代表电视网络问政等做法,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月9日中午,本刊采访组沿着汉江来到自然环境优美的石泉县后柳镇。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的一部分,石泉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要优先保护水源地,一方面又要振兴乡村,怎么办?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充分调动人大代表积极性,鼓励代表在一线建功立业,返乡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经济。
县人大代表陈国盛积极响应,他投入数千万元,承租了后柳镇中坝村72户移民搬迁户的房屋,结合当地民俗和农耕文化,投资兴建了中坎作坊小镇,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在他的带动下,吸引了包括黄华朋、李国军、黄琴等镇人大代表在内的80余农户在小镇开店创业,探索出一条旅游产业引领、企业帮扶带动、彰显人大特色的发展之路。由此,中坎作坊小镇成了当地响当当的“人大代表创业示范园”。
走在古风古韵的小镇街道上,采访组看到每户商家特色都不一样,有磨豆腐的、有做鼓气馍的,还有做蒲扇的、传统榨油的、打草鞋的。陈国盛说:“在这里,一些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保护和传承,村民们也有租金收益、务工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2018年9月2日,眼看已经开学了,但是孩子的入学难题还未解决,这令后柳镇群英村二组村民吴龙伟十分着急。于是,他找上了正在镇代表工作室“坐班”的县人大代表李金斗。
原来,吴龙伟孩子的户口随母亲,属于异地学生返回本地上学,因未提供疫苗接种证明遭学校拒收。随后,李金斗代表把情况第一时间反映到镇人大。经与政府及时协调,当地学校和医院收到手机传来的疫苗接种证明材料后,立即同意孩子入学。
这是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推行代表“坐班制”的日常缩影。
针对人大代表缺乏履职平台的情况,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746名五级人大代表合理划分到代表工作室,实行轮流“坐班制”,每周安排1名代表接待选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采访组在后柳镇、喜河镇、池河镇、城关镇看到,每个代表工作室门口醒目位置都标明了“坐班”代表的姓名、照片及联系方式。
“坐班制的推行,让群众有事就能找上人大代表。”喜河镇集镇社区书记、县人大代表金海宽认为,人大代表为老百姓解决实事多了,就能把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代表,更加相信党和政府。
专业课题组:代表既当监督员,又当智囊团
由于人大代表对重大事项不够了解,往往导致监督缺乏实效。
如何破题?池河镇人大探索建立了代表活动小组和专业课题组“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双向运行机制,让代表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分别加入代表活动小组和专业课题组,既当履职行权的监督员,又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推动政府解决发展瓶颈和工作难题。
采访组了解到,2017年年初,池河镇人大城镇建设课题组针对陕南移民安置小区线杆林立、电线密布的情况,提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加强相关单位的协调,统一施工”的建议,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镇政府和代表们的不懈努力,池河东区安置点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池河群众的眼前。
池河镇人大主席王小云向采访组介绍,石泉是西北蚕桑大县,池河镇是鎏金铜蚕出土地。今年8月18日,金蚕小镇建设课题组围绕推进池河发展、打造“中国·金蚕小镇”主题开展视察活动,提出了许多建议、意见,有力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小镇建设。
为了更好发挥代表作用,让代表监督更有力,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支持下,创新开展了代表电视网络问政。
2016年12月20日,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了首场代表电视网络问政会。会上,县人大常委会选定了代表反映强烈、群众高度关注的蚕桑产业发展、烤烟生产销售、新农合相关政策三件事项,要求县农林科技局、农合办、烟草局三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场接受县人大代表“考问”。
问政全过程由县电视台实况转播、县微信公众平台现场发布,并现场测评、现场公布代表对答复情况的满意度。结果,有两个单位因测评满意率低于80% 而“红脸出汗”。随后,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跟踪监督,要求限期整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
“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也是人大工作创新和焕发生机活力的源泉。”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平说,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在提升代表能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上着力,以保障代表履职热情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