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7 10:57作者:来源: |
安康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3月27日在安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安康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财税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安排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提质增效、担当作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财政支出有保有压,“六稳”“六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财政总收总支情况
财政总收入完成135.49亿元(市口径),占年预算的101.64%,增长3.73%。
分部门:税务部门完成67.18亿元,增长2.24%;财政部门完成68.31亿元,增长5.22%。
分级次:上划中省40.53亿元,下降0.88%;市县收入94.96亿元,增长5.83%。
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435.14亿元,下降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7.88亿元,下降11.4%;政府性基金支出87.09亿元,下降3.55%;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17亿元,增长355.56%。
(二)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结合我市实际,经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批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30.1亿元调增为32.1亿元,调增2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4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19%,同比增长14.51%。其中:税收收入24.47亿元,增长9.52%,税收收入占比75.35%。非税收入8.01亿元,增长33.04%,非税收入占比24.65%。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47.88亿元,下降11.4%,完成调整预算350亿元的99.39%,预算执行率为历年最高水平。下降主要原因是受易地扶贫搬迁一般债券、中央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调入及省级压减支出补助市县等政策退出影响,可用财力下降。剔除上述一次性因素,支出同口径增长8.5%。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十亿元,完成10.02亿元,增长16.8%,完成调整预算的104.42%。其中:税收收入7.72亿元,增长13.82%,税收收入占比77.04%。非税收入2.3亿元,增长28.06%,非税收入占比22.96%。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43亿元,增长3.44%,完成调整预算的98.61%。
2021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市一般债券52.35亿元。具体情况是:新增一般债券14.08亿元、建制县置换债券12.63亿元、外债0.6亿元、再融资政府债券25.04亿元。建制县置换债券用于建制县(旬阳市试点)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再融资政府债券用于偿还应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的2021年到期政府债务。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59.59亿元,下降16.27%。下降主要原因: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土地出让金减少,部分县区上年土地指标交易收入高,抬高基数。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87.09亿元,下降3.55%。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4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82%,下降27.33%。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3.6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5.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0.54%,增长31.31%。主要是新增专项债券1.72亿元。
2021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市专项债券39.79亿元。具体情况是:新增专项债券35.67亿元、再融资政府专项债券4.12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0.90亿元,增长104.25%。主要是汉阴国企投资收益缴库0.32亿元,岚皋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上缴0.14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0.17亿元,增长355.56%。主要是岚皋县安排0.14亿元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收入69.54亿元,完成预算68.25亿元的101.9%。全市社会保险支出63.76亿元,完成预算60.86亿元的104.78%。当年收支结余5.7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5亿元。
当前全市财政决算正在汇总清理,且中省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将会有所变化,待决算汇审编出后,再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六)财政工作主要成效
1.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收入质量持续巩固。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48亿元,同比增长14.51%,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8.63%,高于GDP两年平均增速9.83个百分点。同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达75.35%,连续四年稳定在75%以上,实现收入质量持续巩固,推动财政工作可持续发展。
2.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助力“六稳”“六保”工作。一是扛牢扛实“三保”责任。贯彻中央“两个优先”要求,强化县区主体责任,出台县区“三保”保障清单和预算审核办法。建立库款预警机制、财政运行定期报告制度、定期核查和应急处置预案,全市未出现涉及“三保”的支出风险。二是持续推进减税降费。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退税减税9.79亿元(其中留抵退税4.92亿元),影响地方财政收支4.09亿元。三是抓好直达资金机制落实。合理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规范做好资金分配使用和直达资金监控工作。全年共收到直达资金80.13亿元,分配进度99.7%,支付金额76.38亿元,支出进度达95.3%,惠企利民成效明显。
3.全力跟踪对接,资金争取取得新成效。财政部门切实增强争取项目资金的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把争取上级支持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各部门、各县(市、区)的协同配合、共同努力下,我市资金争取屡创新高,全年争取中省各类转移支付补助291.73亿元,债券资金92.14亿元,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特别是面对安康历史罕见汛情,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统计损失、测算需求、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共争取各类救灾资金5.96亿元,有力支持了交通运输道路恢复、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受灾群众救助、农业生产自救和倒塌房屋重建修缮。
4.服务中心大局,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项目建设,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0.3亿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0.12亿元;电子线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0.1亿元;积极发挥安康财信担保公司作用,全年共为660户企业869个项目40.7亿元贷款提供担保,在保户数突破700户,担保业务量连续10年位于全省地市级担保机构前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落实0.5亿元支持“无水港”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围绕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县城建设和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动四大类51个项目建设。市级财政预算安排农业园区专项资金0.15亿元、林业园区专项资金0.1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0.2亿元,并会同相关部门通过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等措施,支持县域经济集中区发展。
5.保持资金投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强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保障工作,确保投入总体稳定。今年共下达中省衔接资金18.92亿元,比上年(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2.86亿元,增长18%;市县共投入衔接资金4.47亿元,其中:市级投入1.12亿元,资金量位居陕南地区之最。
6.聚焦民生福祉,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年民生支出284.4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6%,有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教育方面,全面落实中央“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障各项重大教育改革落地实施,推动落实“双减”政策,教育支出全年投入65.04亿元,较上年增加0.68亿元。其中: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配套资金4.02亿元;保障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投入资金2.38亿元,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23.91万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配套资金1.13亿元;保障2344名特岗教师待遇累计投入资金3.03亿元;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安排资金2.63亿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年投入资金2.66亿元。社会保障方面,全年投入51.48亿元。其中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投入9.94亿元;支持严格落实就业创业补助政策投入2.57亿元。文化体育方面,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年投入5.34亿元。其中:全年投入0.36亿元,实现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群艺馆、体育馆(场)24小时阅读吧全部免费开放;市级投入0.56亿元,支持十四运安康赛区工作顺利开展。卫生健康方面,全年投入38.89亿元,落实医保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其中:将新冠疫苗接种费用财政补助比例由30%提高到50%,全年投入资金3.74亿元支持疫苗接种。
7.严格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认真落实中省各项政策要求,坚决管控、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年完成当年化解任务的216%,未发生债务违约事件,未出现新增违法违规举债信息。
8.强化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大动员、大宣传、大培训、大落实、大督查”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议,高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国财经报》以《陕西安康预算绩效管理何以走在前》为题对安康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深度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全面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全市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连续6年获得全省第一。
9.深化改革创新,各项财政改革全面有效推进。一是狠抓公共资产管理改革。围绕“全省创一流、全国有影响”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公共资产调配使用,探索建立专用设备和办公用品再次调拨使用“公物仓”机制,深化公共资产管理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安康模式”影响进一步扩大,财政部委托陕西监管局来我市调研总结经验,北京市财政局及所辖区级财政部门专程来安康交流学习。全年完成资产收益3.21亿元。二是认真落实中、省政府采购政策,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启用安康市政府采购电子卖场。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全年通过“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0.54亿元。三是按照省财政厅统一部署,大力推进非税收缴电子化改革。市县财政部门全面启用“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办理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改革进度居全省前列。四是持续提升预决算公开工作水平。2021年我市代表陕西省接受财政部组织的地方预决算公开检查,相关工作受到财政部高度评价,为陕西省2019、2020两个年度在“全国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均位居全国第二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国内疫情点状爆发,下半年总体经济承压运行,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仍不充分,财政收入对烟草、房地产等传统产业依存度依然较高,财源基础薄弱;一些县区“三保”支出与化解隐性债务任务较重,收支矛盾比较尖锐;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偿债压力较大;预算绩效管理还需深化和拓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2022年全市财政工作总体思路和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
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研判,2022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收支矛盾将比2021年更加突出。从收入看,受2022年中央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及可持续的财政政策带来中省转移支付规模的减少,财政收入稳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市可用财力将会大幅减少。从支出看,“三保”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及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等中省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对支出的需求较多,加之全市地方政府债务、PPP项目分别进入还本付息和政府付费高峰期,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极大。
(二)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省经济工作会议、中省财政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认真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为基本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2022年全市GDP增长目标、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和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安排等因素,建议2022年我市财政总收入按增长3%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同口径增长6%安排。
(三)全市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33亿元,同口径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拟安排25亿元;非税收入拟安排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335亿元,其中:农林水支出90亿元;教育支出63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0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75亿元,其他调入资金19亿元(主要为其他预算统筹及盘活资金),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亿元,收入总计3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2亿元,上解支出1.8亿元,支出总计335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47.5亿元,同口径增长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拟安排43.3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0.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亿元,其他基金收入0.6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5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15亿元,城乡社区支出34.1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0.45亿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9.0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亿元,其他基金支出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7.5亿元,上年结转2.5亿元,收入总计50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亿元,支出总计50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拟安排0.10亿元;支出拟安排0.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0亿元,上年结转0.29亿元,收入总计0.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39亿元,支出总计0.39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拟安排74.71亿元,上年结余45.09亿元,收入总计119.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拟安排66.55亿元,滚存结余53.25亿元,支出总计119.8亿元。
(四)市本级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42.3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1.2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3亿元,调入资金4亿元(主要为其他预算统筹及盘活资金),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42.37亿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4.26亿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亿元,专项预算支出19.5亿元(含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4亿元),上级专款支出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8亿元,补助下级支出0.11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0.36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018亿元,与上年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18亿元,与上年持平;公务接待费0.162亿元,与上年持平。
2.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5.35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35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拟安排0.10亿元;支出拟安排0.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10亿元,上年结转0.29亿元,收入总计0.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39亿元,支出总计0.39亿元。收支相抵,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拟安排40.36亿元,上年结余15.98亿元,收入总计56.3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拟安排37.01亿元,滚存结余19.33亿元,支出总计56.34亿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提请审查的全市预算数是按惯例由市本级代编,待县区人代会审查批准2022年预算后,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扎实做好2022年财政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财政将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精准发力做好财政改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打好用活财政政策“组合拳”,支持经济稳增长。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落实落细各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二是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力度,紧盯上级政策变化,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车购税、生态环保等方面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在我市落地实施。做实做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争取早发行、早使用、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和扩内需作用。三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经济建设领域。规范有序运用政府投资基金、PPP等政策工具,吸引更多金融与社会资本投向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二)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兜实财政“三保”底线。坚持贯彻中省“过紧日子”的各项要求,全市财政部门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统筹兼顾。坚持“以收定支”,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不断盘活资产资源,筹措资金优先用于“三保”支出。坚决贯彻中央“两个优先”的要求,加强对县(市、区)政府“三保”支出方案的审核,确保年初“三保”预算安排不留缺口,确保坚决兜住我市“三保”支出责任,坚决防范县区“三保”风险。
(三)突出公共财政民生导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共同期盼。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确保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在80%以上,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认真落实中省民生政策,完善“三保”政策清单,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竭力优先保障各项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全力支持做好创业就业工作。强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加大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能力,支持做好低收入人口参保定额资助、兜底医疗保障和救助供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资金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业。
(四)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支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二是支持保障粮食安全。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加强农村产业基础建设,统筹支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三是以推动产业发展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更好促进农民群众增收。四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五)坚持系统化思维,大力支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围绕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支持秦岭生态环境整治,确保南水北调汉江水质安全,支持做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突出抓好白石河流域硫铁矿、蒿坪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六)完善债务管理机制,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照《安康市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要求,通过预算资金、盘活资产、合规转化等方式,实现隐性债务持续有效化解,扎实推进宁陕县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堵死后门”,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安全可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加大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加强对债券资金和项目的全周期管控,管好用好债券资金。
(七)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持续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做实做细做全预算绩效目标,将绩效理念真正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力争到2022年底市县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绩效和预算管理一体化。二是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加快预算和资金使用进度。健全监控体系,实现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三是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资产管理改革,力争将资产管理改革案例推送到国务院大督查、国家深改委,全年实现资产收益3亿元。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卖场,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和效益。五是持续深化担保体系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六是全面开展基层基础提升活动,重点就县乡财政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资金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基层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水平。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完成今年预算目标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真抓实干,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