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2023年03月14日 09:36:21 星期二
当前位置:安康人大 > 理论调研 > 工作研究 > 正文
多措并举促进基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
发布时间:2023-05-06 14:35作者:李锋来源:
分享到: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过程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凝聚代表共识、发挥代表作用,助力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与特点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一、基层人大代表在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力不足不会履职。有的基层人大代表由于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如何正确履职知之甚少,参加人代会审议报告不知道如何发言、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意见,当“哑巴代表”“举手代表”,闭会期间不会走访群众、收集民意,群众诉求不会依法依政策向群众解释,不知道如何向有关部门反映,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失去了人大代表的应有作用。

(二)动力不足不愿履职。有个别人大代表只追求人大代表的政治荣誉,而忽略了人大代表的政治责任,当选时喜气洋洋,履职时偃旗息鼓;只要求对代表的保障,不愿尽代表的义务,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以各种借口请假,会议期间尽可能回避发言,把严肃的执行代表职务看成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三)担当不足不敢履职。有的人大代表对本行政区域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且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敢仗义执言,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不敢行使法律赋予的代表权利,怕因此“冒犯他人”“为难领导”,导致发言时左顾右盼,怕得罪人,评功摆好,只说表面现象,不敢触及实质问题,或者人云亦云,“举勉强手,投违心票”。

导致人大代表履职尽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四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是代表遴选把关不严。二是履职培训效果不佳。三是履职保障不够到位。四是联系选民不深不实。

二、不断促进代表履职尽责的几点建议

(一)严格把关代表“入口”。首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所以人大代表必须是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其次,人大代表履职对法律性、程序性、专业性要求都很强,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确保依法行使好代表的各项权利,履行好代表应尽义务。第三,人大代表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决策、进行监督、反映群众意见等方面。所以代表必须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意愿,包括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人大代表的遴选推荐必须坚持质量优先,必须要在遴选之初就解决好代表责任不强不愿履职、能力不足不会履职、担当不够不敢履职的问题。

(二)强化代表履职培训。强化代表履职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分层次建好代表履职培训阵地。县级依托党校建设代表履职培训基地,各镇依托代表联络站建设代表履职培训点,定期开展代表履职培训,解决代表培训时间不足的问题。二是依托县人大常委会自身力量组建代表培训工作专班,就部分代表不会调研、把握不住审议报告的重点、撰写议案建议意见质量不高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常态化地巡回培训,既能有效解决大型培训会难组织的问题,又突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解决代表培训内容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三是充分发挥“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定期巡回组织代表履职典型案例报告会、履职经验交流会,既能实现代表履职经验共享,又能激发代表履职热情,解决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

(三)推动政府工作公开。督促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保障代表履职必要的知情权,方便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上接政策、下达民意,做到有的放矢,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四)健全履职激励机制。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依托,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制度,通过量化代表履职内容和积分,指导代表依法履职、正确履职、有效履职。通过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和履职制度,加强代表履职监督。通过强化代表履职积分结果运用,不断激发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完善履职保障机制。县人大常委会和镇人大主席团每年要不定期地加强对代表履职保障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保障落实落地。同时,要加强对代表履职的全方位指导和服务,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强化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监督结果运用,充分尊重和保护代表履职工作成果。

[责任编辑:]